据考古发现,人类钓鱼的历史可能有数万年,目前出土最早的鱼钩大约有两万多年。这证明在我们祖先的早期捕猎活动中,钓鱼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环节。虽说老祖宗们的装备没有今天好,但是那个时候资源多啊!
古人钓鱼花样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人早已不需要捕猎为生之后还如此痴迷钓鱼的原因——早已经铭刻进了基因里面,不喜欢渔猎的人在某些不适合捕猎的季节会饿肚子基因就遗传不下来了。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老祖宗们常用的传统钓钓法,看看他们在没有好装备的情况下如何“爆船”,又是如何在没有强拉力鱼线的情况下把大鱼钓起来。当然,远古的我们就不说了,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壁画流传下来,我们只有靠想象了。
传统钓也有很多玩法
古人用“抛竿”,几十斤的大鱼也跑不了
中国用“抛竿”钓鱼的历史有文字和画作记载的至少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只不过一般一根抛竿普通人用不起,换算成今天的物价估计至少上万元了。小时候老是担心古人应该是钓不了大鱼的,丝绸线或者棉线不可能拉到大物,谁能想到老祖宗们早就用上了高级渔具了!
古人的抛竿
插杆钓法,最早以钓鱼为生的人
插杆钓法在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蓑笠哥都还看到有人使用,只不过这几年看到的越来越少了,可能是因为以钓鱼为生的人越来越少了。插杆钓法就是用一根一米多的竹竿,然后绑一米多的鱼线和鱼钩,竹竿插在岸上,然后挂上蚯蚓或者河虾以及米饭丢下去就不管了。
等第二天去看看上面有没有鱼,一般来说基本都会有鱼,至少有50%的概率。大多是小的胡子年、黄骨鱼,有时候也能上鲤鱼和草鱼,蓑笠哥小时候用插杆钓法上过最大一条草鱼大约有七斤多,其他黄骨鱼无数,还上过一条三斤多的黄鳝。
插杆钓法
“林钩”,一根线能钓上百条鱼
就是像树林一样的鱼钩,有的地方叫长串钩,就是用一根几百米的粗棉线,然后每隔80CM左右绑一个30CM的线和钩子。一般是用无倒刺歪嘴钩,就是嘴巴歪得很的那种鱼钩,上面可以挂大蚯蚓、蚂蚱、牛粪沾稻谷等等,可以钓很多不同种类的鱼。
这种钓法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使用,只不过基本都是用来钓食肉鱼了,毕竟非食肉鱼可以下网,食肉鱼的话用大号伊势尼挂泥鳅一次可以钓很多。长江流域及其支流很多用来钓翘嘴、黑鱼、鲈鱼、鳜鱼、黄骨鱼、胡子鲶鱼。
蓑笠哥小时候看父亲用这种钓法钓过,用一个盆子,鱼线放到盆子里面,然后挂蚯蚓放在盆边吊着,最后游泳拿着放下去,最后面用一个秤砣绑一个矿泉水瓶子。秤砣是为了防止大鱼拉走,矿泉水瓶子是为了方便第二天好找。只不过小时候家里穷,钓起来的鱼大多卖掉,除非下雨去不了城里就只能自己吃,超喜欢下雨的感觉!
长串钩类似
竹竿通线单钩,这是休闲钓
古时候绝大部分“钓友”都是用这种单钩通线休闲钓,因为这种钓法受制于渔具不够先进的原因钓不了大的,大多数是打发时间,或者修身明志用的。用这种钓法有文字记录或者画作记录的有很多,上至皇帝王公、下至平民百姓。
主要是这种钓法很方便,基本砍一根竹竿然后用火烤一下弄直然后阴干就可以了,再找点儿棉线、鱼钩、芦苇或者蒜薹晒干当浮漂就可以出去钓了,当然你还得准备点儿蚯蚓。
如果你不想休闲的话可以同时钓四五根竹竿,一天几十斤渔获完全没有问题的哦。小时候还看有老钓鱼人这么玩过,后面海竿兴起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这种竹竿能钓鱼?
竹签也可以当鱼钩,只是太大钓不了
传说太公(姜尚)是用直钩钓鱼,取愿者上钩的意思。事实上直钩是可以钓鱼的,而且钓某些鱼并不比鱼钩差。最早的直钩就是用竹签,中间绑一根线就行,挂上蚯蚓或者蚂蚱就可以了,然后鱼儿吃进去之后你一拉就会卡在它喉咙里面。
还有一种弹性竹签钓法,就是竹签弯过来,前头绑一个小绳子做成一个陷进一样的,只要鱼儿吃口了轻轻一拉,竹签就会弹开,这样鱼儿就跑不了了!这个钓法一般配合插杆钓法,或者在芦苇上面绑一根线,上个世纪末还有渔民用这种钓法捕鱼。
竹签可以钓甲鱼
抢钩,“钓”大物利器
这种钓法可能很多钓友都没有听说过,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钓鱼。就是一根带倒刺的铁棒,然后末端绑上绳子,看到大鱼之后用风火轮的方法甩出去插在鱼身上,技术要求很高,一般人抛投不准的。
蓑笠哥小时候见过有人用这种方法,那次是和一个盲人伯伯去摸鱼(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水性很好,而且摸鱼技术没有人比得上),摸一种春天来河道的的鱼,老家叫“鸡虾”(学名沙塘鳢)。本来抢钩线的另外一端是要绑在树上或者用桩插在地上,但是那天是下雨后涨水,岸边都是稀泥没有地方插。
没有办法他就只好绑在自己腰上,伯伯摸鱼我在岸上捡鱼顺便给他指路,草长莺飞、鱼跃鸟鸣,本来挺和谐。但是没过一会儿就听到一声“啊”,我回过头看到那个用抢钩的人腰朝前倾被拉出去了!他赶忙回过头双手抓地,可惜地上全是稀泥没有受力点,一下就被拉到水里。我赶紧叫伯伯起来我们回去叫人来捞他(小时候还没有手机,离家有跑都要十几分钟)。
伯伯说:“他水性很好,就算有事的话我们一来一回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也活不成”。虽然那样说,但是还是起来了,穿好衣服我们准备回去,没过一会儿看他在水里面冒头起来,来回好多次。期间我们叫他,他让我们帮他找一根竹竿,可是水边哪里有?
过了大约半小时他才爬上岸,筋疲力尽直接躺在岸上泥里面,腰上的绳子还在,后面的鱼也还在!瞎子伯伯给他把鱼拉上来的,一条70多斤的鳡鱼,然后也是瞎子伯伯给他背回去的。那次是我第一次吃鳡鱼,因为我们帮忙的原因分了四五斤鱼肉给我们吃。
抢钩专门搞大鱼
老祖宗们钓鱼会玩不?最后分享的这个“故事”差点玩没了!如果有条件的话你也可以体验体验,尤其是直钩钓鱼,用一根针钓鱼可以装一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天气变凉后,大鱼的活性就差了,变得不太好钓了,所以钓友们又把注意力放在鲫鱼身上了。
而天冷钓鲫鱼肯定就得说说传统钓,不得不说长竿短线钓鲫鱼,确实是厉害,尤其是针对一些小范围的、障碍物比较多的水域,传统钓的优势非常大。
这两年我也写了好几篇关于传统钓的文章,而有些玩台钓的钓友正是看了我的文章后才转玩传统钓的。那么今天呢,我就想给那些刚接触传统钓不久的朋友们几个建议,仔细看文章也许你能少走很多弯路。
玩传统钓也绕不开资源
不管你是台钓、传统钓、路亚、抛竿、筏钓,只要是钓鱼,那都离不开鱼,离不开鱼资源。如果不能正视这个问题,肯定要走很多弯路,交很多智商税。
鱼越多相对就越好钓,而且对你的技术要求就越低,鱼少自然就难钓,对技术各方面要求就比较高,而且关键是就算你技术好、窝料好,恐怕也不一定能钓很多,甚至还经常空军。
所以说资源就是王道,什么技术、什么神饵在资源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当然了,这不是说我们就得放弃学习技术,我只是希望大家能看清现实,这样能少被人骗。
比如有人在卖神饵、神药,你看对方经常能钓很多鱼,于是花重金买了,结果自己用了却总空军,为啥?因为你钓的地方鱼资源不如人家钓的地方好啊!
传统钓选位有讲究
如果是拿传统钓和台钓比,那在选位上肯定是传统钓占优,因为台钓讲究的是诱钓结合、边诱边钓,所以基本是一人一窝。而传统钓就不一样,少则二三个多则七八个,讲究的是人找鱼。
台钓选位要是选的不好,那就会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传统钓则不会,因为窝子多,一二个不发窝没事,哪怕都不发窝,照样可以换下一个地方,因为东西少、操作方便。
相比之下,传统钓对于选位相对可以放松些,但也只是相比之下而已,实际上选位肯定还是重要的。大家在同一个地方钓鱼,资源都是一样的,比如也都是玩传统钓,都是一人打三个窝,为啥别人就能钓很多?
因为人家钓位选的会,别人打三个窝三个都出鱼,你打三个窝就一个出鱼,这差距不就出来了。
新手不会选位,不用急于求成,我只建议两点:
1、初学者窝点不要太多,3个足够,用心经营就好。
2、选三个窝点,但应该打在不同的位置,比如亮水一个、草洞一个、草头一个,或者是选择不同水深。
传统钓的窝料
很多钓友十分讲究窝料,尤其是传统钓,更是将窝料视为决定鱼获的关键。
我不多说,直接来个总结:
鱼多的地方,什么窝料都上鱼,没鱼的地方,什么窝料都不行。窝料不是没有好坏之分,比如说好的窝料留鱼比较持久、能诱来比较大的鱼、有避小鱼的效果等等。
我想表达的是窝料不能完全决定你的鱼获,你的鱼获主要由资源、钓位、天气决定,这三点因素占大头。
关于窝料还有两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即打窝量和补窝量。这理论上来说,打窝量和窝料的种类、水深、鱼的密度等等都有关系。
但这样的回答显然是无法让钓友们满意的,如果非得说个具体的量,那么打窝量基本上是30~50克,水浅打30克,水深打50克。
不过传统钓一般不会钓太深,普遍在3米以下,我个人觉得一米以下算浅,2米以上算深,1~2米算正常。
至于补窝量,不出鱼、少出鱼不补窝,出鱼比较好可以补窝,对于那些不出鱼的窝子虽然不补窝料,但隔一段时间可以再去钓两竿探一探。
出鱼的位置什么时候补窝?等鱼越钓越小了、口越来越慢了,就可以补窝了,不要完全把鱼钓完才补,补窝量建议为初始打窝量的一半或者1/3,打完窝等上半小时再钓。
传统钓的饵料
传统钓其实用到的饵料很多,蚯蚓、红虫、泡沫、粘米、米饭、面团、小麦等等,而且每个地方的习惯也不太一样。
我个人最常用的就两种饵,一个是蚯蚓,一个是粘米,也就是那个空钩蘸小米。天气冷、鱼活性差、小鱼少可以用蚯蚓等活饵,天气热、鱼活性高、小鱼多可以用粘米。
你非得反着来也行,天冷也有用粘米连杆的,天热也有用蚯蚓爆护的,这个咱就不去讨论了。
传统钓饵料很多,但不需要每种都备上,尤其是新手不建议去瞎折腾,备个两种就够了。
玩传统钓的线组
要么就是七星漂+朝天钩,要么就是立漂+睡钩,这个之前详细写过文章,我就不多说了,只能说两种线组各有各的好,看个人喜欢。
初学者我比较建议七星漂+朝天钩,因为便宜、方便携带、使用也简单,而且灵敏度也很高。
线的话1.0、1.2我个人用的最多,重障碍、鱼大,必然是用粗线,你用个1.5也行,鱼少、没什么障碍物,能细自然是细一点有优势。
鱼钩,我现在是立漂加睡钩用的比较多,那就说说睡钩吧,以前用的是伊豆五号六号,现在改为海夕了,5号为主。其实朝天钩也可以用这两种钩型,或者千又、丸世。
最后再来说说传统钓的逗钓手法
这也是传统钓的精髓之一,但各位新手别想的太复杂,逗钓很重要、手法也很多,但咱刚开始不需要全部掌握,那也不现实。
最简单的就是提逗了,而且我认为也最好使。一般打下窝以后我们需要等半小时到一小时再下杆,刚开始钓咱们是不需要逗的,如果有鱼、鱼多,下去就应该会吃。
如果顺利吃了,并且第二竿第三竿下去照旧,那就这么钓即可,不用逗。
如果下去没口,或者感觉有鱼但吃口墨迹,那就轻提鱼竿,让钓饵动一动,离底个几公分,每隔五六秒就可以轻轻提逗一次,注意动作不宜过大,你要是嫌累半分钟一分钟逗一次当然也行。
要是一口没有,也没有鱼的迹象,说明窝子里没鱼,那挑逗间隔可以长点,但幅度可以大一些,可以将饵提到中层再落下。
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希望能够给各位钓友提供一些帮助,如果大师们有不同意见或者更好的建议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在此感谢所有钓友的阅读。
相关问答
传统钓怎么制作拉饵。秋冬季节往往是用略带腥味的鸭蛋清制作面饵,一个鸭蛋清打到碗中,往里加少量面粉,搅拌成黏糊状。在加一点香油,一点曲酒,再次搅拌均匀就...
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台钓也就是悬坠钓法,而台钓有钓底,钓浮,飞铅钓法,比如单钩触底,一钩悬浮,这样的钓法比较灵敏,对钓生口鱼比较好,上鱼速度快!有时...在不上...
一人一竿一漂一钩一篓,这便是所谓的传统钓。这是相对于配置齐全的台钓而整出的名词。说白了,传统钓就是一项简洁的户外垂钓休闲,意不在钓,钓不在在鱼,而在乎...
抬杆时机的把握是一项技术,钓手一要知识全面二要反映敏捷。既要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综合分析,又需在瞬间作出抉择,这就要求钓者要常学常钓,能做到判定准...
传统钓打窝宜少不宜多,我们每一个窝点尽可能地少打,这样不仅发窝速度快,而且可以更好的留鱼。特别是入冬以后,鲫鱼食量锐减的情况下,我们少打点酒米,可以更...
传统钓是指使用传统的钓具和钓法进行钓鱼的活动。传统钓具包括竿、线、饵等,而传统钓法则是指使用手工操作,通过观察水面、掌握鱼儿的习性等技巧来捕捉鱼类。...
传统钓是指使用传统的渔具、饵料和技巧进行的一种捕鱼活动。传统钓主要使用的渔具包括鱼竿、鱼线、鱼漂、钩子等,而使用的饵料则根据不同的鱼种有所不同。传统...
传统钓用多粗的线,如果是钓深水,用双钩的,主线1.5子线0.8,如果是单钩通线的,1.5或者一号线就可以了,正常情况下,别人都在1.0上下,粗的不会超过1.5以上,...传...
两大区别:笫一,传统钓用真饵作钓,如蚯蚓、蛆、红虫、麦粒等;而逗钓用的是假饵,即泡沫。笫二,最大的区别是:传统钓是守鱼、等鱼上钩;而逗钓则是通过不断的...
传统钓大多使用竹子制成的鱼竿。1.传统钓大多使用竹子制成的鱼竿。2.传统钓鱼的方式中,使用竹子制成的鱼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种鱼竿具有轻巧,坚韧,易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