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开始,不过这个是从节气的角度来说的,而气象学中通常是以持续5天,平均气温在10-22度之间才算入秋。所以从节气的角度来说,入秋鱼还不好钓,因为立秋时连三伏天都没出。如果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鱼绝对好钓,这种气温和水温条件下,正是不冷不热好钓鱼的时候。我们从节气的角度来说说关于秋季钓鱼的变化规律,而变化较多也是钓鱼旺季的典型特色。
一、钓位的变化
秋季有6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通常会把立秋、处暑作为初秋阶段,此时刚出了三伏。白露、秋分阶段是仲秋,是秋季气候适宜的一段时间,气象学上的入秋大致是在这个时候。而寒露、霜降节气时,已经有点冷了,但是对于钓鱼来说依然是旺季。大致有初秋热、仲秋凉爽、晚秋冷的特点。气温条件不同,鱼所在位置当然会不同。关于钓位的选择,大致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初秋钓阴凉、活水、深水为主,选择钓位时,高溶氧、低水温至少要满足其中一条才行;朝向上最好是钓阴凉,风向上最好是钓逆风。仲秋阶段气温最为适宜,水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气压高,水中不会缺氧,此时鱼类觅食愿望最为强烈。所以适合钓浅水,钓食物丰富的湾子、鱼道等经典地形。中午前后依然有点热,阴凉和向阳水温差异巨大,这个阶段钓阴凉比初秋阶段更好;晚秋阶段有点冷,还是钓浅水为宜,此时浅水升温之后比深水暖和。最好是钓向阳、避风的方位。
二、天气的变化
同样根据秋季的三个不同阶段,选择天气类型时也是有区别的。本质上就是水温、溶氧的考量,因为鱼总是逐温逐氧的。高温的初秋阶段,能够降低水温、提升水中溶氧的天气,鱼往往会好钓。所以适合钓小雨天、大雨后、雷雨后、北风降温天,甚至是台风过境之后;仲秋阶段,跟初秋阶段选择差不多,需要增加一个阴天。初秋的话阴天比较闷热,鱼容易浮头。但是到了气温不高的仲秋阶段,阴而不闷的天气鱼反而更敢到浅水进食。到了晚秋阶段,就需要注意气温是否稳定了,风力小、温差小的天气鱼会更加好钓,首选阴天、雾天、晴天微风。
三、水面的变化
水面的的选择不容小觑,因为水面不同升温和降温都有快慢之分,水面大水温的变化幅度更小一些。所以高温的初秋阶段,最好是钓较大的水面。大水面水温更加平稳,稍有刮风就能提升水中溶氧。仲秋阶段鱼觅食时间长,正是大水面钓大鱼的时候,所以也适合钓较大的水面。到了晚秋阶段,逐渐开始钓小水面。因为水面的变化,其实跟目标鱼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关系。晚秋阶段气温骤降,开始有寒潮天气来袭。藻类、植物变少,鲢鳙、草鱼食物减少,陆续逐渐停止进食。螺、蚬逐渐躲到深水,青鱼、鲤鱼逐渐停止进食,并且退回到深水。到了秋末阶段时,到了钓鲫鱼的旺季,自然适合钓鲫鱼密度大的小水面。
野生鱼类跟黑坑、养殖鱼不同,食物逐渐稀少时就会逐渐停口。而秋末初冬阶段,长江流域黑坑钓草鱼完全没问题,整个冬季钓青鱼也完全没问题。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马上就到立秋了,但是气温并没有下降,蒸笼似的晴天反而越来越多了,因此,鱼情也没有变好。所以,从现在直到气温稍有下降之前,如果不想空军而归,最好不要急匆匆地出门野钓。
为了让钓友们不再打无准备之仗,今天,就分享出这份“野钓指南”,掌握之后,连竿爆护的可能性更大。
野钓指南:关于出钓装备
首先要讲到的自然是装备问题,毕竟如果鱼竿或线组搭配不对,很可能是大鱼就在眼前,你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溜之大吉。
现阶段,白天作钓,最好是选择5.4米以上的鱼竿,我最常用的7.2米的中硬调竿,至于夜钓,由于鱼群多会靠近岸边浅水觅食(这一点我在下面会细讲),可以选择5.4米以内的竿。
线组的搭配则是要看目标鱼种和水域情况,可以使用1.5~3.0号的主线,搭配上1.0~1.5号的子线,尽量缩短子线的长度,如果目标鱼种体型较大,就要选择钩门宽且粗的鱼钩,以此来预防断线、跑鱼。
最后,夏季气温高、蚊虫多,所以,我们还要做防晒措施,比如说遮阳伞、防晒服、遮阳帽这些装备,都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花露水、蚊香这些防蚊措施。
野钓指南:关于出钓时间
要知道,从现在直到晚秋之前,白天气温都是比较高,水域环境没那么适宜,到了晚上,没有太阳光的照射,水温和溶氧含量都会得到调节、改善。
尤其是在晚上8点,天色完全暗下来后,白天躲在深水中的鱼儿,会逐渐活跃起来,争相游到浅水觅食,垂钓难度比白天小,无疑是最佳的出钓时段。
不过,一定要选择钓明水区,因为,水草区不会有大鱼,而且,夜间本身视野范围就比较差,如果线组不小心缠绕上障碍物,会非常危险。
野钓指南:关于选择钓位
当然,这并不是说白天不能钓鱼,只不过比起夜间直接钓近钓浅,在白天我们要抢占钓位。
桥墩的背阴面,以及桥面、桥洞下,无疑是钓家夏季的“必争之地”,本身桥梁就属于水中的障碍物,可以供鱼群歇脚,也会堆积很多食物。
现阶段上面提到的几个位置,还不会受到太阳光直射,水温低了不少,光线也暗,可以说的鱼群的乐园。
还有就是闸口、出入水口之类的,持续有水源流动的位置,可以满足鱼群对氧气的需求,而且,泥沙也会不断翻滚,即使有太阳,光线也比静水区暗很多,鱼群会更加安心。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鱼类虽然喜欢逆流而上,但是如果水流速度过快,鱼群会无法停留,所以,我们最好钓缓流区。
野钓指南:关于饵料搭配
使用清香型、颗粒较大的素饵,最能防止小杂鱼闹窝,所以,在搭配饵料时,我习惯选择玉米粒,并且倒入3毫升左右的垂心者。
因为,垂心者由多种纯天然诱鱼元素制成,包括可以刺激到鱼口,让鱼群出现饥饿感的LODC素,以及入水之后,扩散范围很广,穿透力很强的鱼类荷尔蒙。
而且,垂心者拥有许多种味型,完全可以根据目标鱼种来选择,在实战过程中,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几次过后,我发现对鲫鱼、草鱼、鲤鱼等大多数淡水鱼种都有效果,每次都是鱼获满满。
结语: 看完上文不难发现,想要连竿爆护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是,钓鱼本身就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运动,我们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出钓装备、时间、钓位、饵料。
相关问答